C++排序算法
看了总结图,我这里就总结一下 直接插入排序,冒泡排序,快速排序,堆排序和归并排序,使用C++实现
重新画了总结图
直接插入排序
整个序列分为有序区和无序区,取第一个元素作为初始有序区,然后第二个开始,依次插入到有序区的合适位置,直到排好序
刚开始在我那本《数据结构》看到大概这样的实现
1 | void InsertSort(int arr[], int len) { |
有点难理解,后来又在网上看到这样的实现,这种方式比较好理解
1 | void InsertSort(int arr[],int n){ |
原理都是一样的,第一个for循环对从第二个开始的所有的数字遍历,嵌套的for循环是每次遍历数字时都取无序区的一个元素与有序区的元素比较,如果比有序区的要小则交换,直到合适的位置。
如果使用vector的话会方便一点,因为vector可以使用size()直接获得容器内的元素个数
1 | void InsertSort2(vector<int> &num){ |
插入排序的时间复杂度最好的情况是已经是正序的序列,只需比较(n-1)次,时间复杂度为O(n),最坏的情况是倒序的序列,要比较n(n-1)/2次,时间复杂度为O(n^2 ) ,平均的话要比较时间复杂度为O(n^2 )
插入排序是一种稳定的排序方法,排序元素比较少的时候很好,大量元素便会效率低下
这个图很形象,取自维基百科
冒泡排序
比较相邻的元素,如果反序则交换,过程也是分为有序区和无序区,初始时有序区为空,所有元素都在无序区,经过第一趟后就能找出最大的元素,然后重复便可
1 | void BubbleSort(int arr[], int n) |
冒泡排序感觉非常好理解,第一个for循环是遍历所有元素,第二个for循环是每次遍历元素时都对无序区的相邻两个元素进行一次比较,若反序则交换
时间复杂度最坏的情况是反序序列,要比较n(n-1)/2次,时间复杂度为O(n^2 ),最好的情况是正序,只进行(n-1)次比较,不需要移动,时间复杂度为O(n),而平均的时间复杂度为O(n^2 )
但是还有更好的方法,如果第一次比较完没有交换即说明已经有序,不应该进行下一次遍历
还有已经遍历出部分有序的序列后,那部分也不用进行遍历,即发生交换的地方之后的地方不用遍历
1 | void BubbleSort(int arr[], int len){ |
图取自维基
冒泡排序也是一种稳定的排序算法,也是元素较少时效率比较高
快速排序
快速排序首先选一个轴值(pivot,也有叫基准的),将待排序记录划分成独立的两部分,左侧的元素均小于轴值,右侧的元素均大于或等于轴值,然后对这两部分再重复,直到整个序列有序
过程是和二叉搜索树相似,就是一个递归的过程
排序函数
1 | QuickSort(int arr[], int first, int end){ |
接下来就是一次排序的函数
1 | void OnceSort(int arr[], int first, int end){ |
过程解释都写在注释里面了,挺好理解的
这是我在书上看到的实现,用的是递归的方法
我在维基上还看到用迭代的方法,这里就不说了,有兴趣的可以去看看
这个图不是一般的棒!!来自维基
快速排序时间复杂度的最好情况和平均情况一样为O(nlog2 n),最坏情况下为O(n^2 ),这个看起来比前面两种排序都要好,但是这是不稳定的算法,并且空间复杂度高一点( O(nlog2 n)
而且快速排序适用于元素多的情况
堆排序
堆的结构类似于完全二叉树,每个结点的值都小于或者等于其左右孩子结点的值,或者每个节点的值都大于或等于其左右孩子的值
堆排序过程将待排序的序列构造成一个堆,选出堆中最大的移走,再把剩余的元素调整成堆,找出最大的再移走,重复直至有序
来看一下实现
1 | //堆排序 |
再看 调整成堆的函数
1 | void Heapify(int arr[], int first, int end){ |
堆排序的时间复杂度最好到最坏都是O(nlogn),较多元素的时候效率比较高
图来自维基
归并排序
归并排序的基本思想是将若干个序列进行两两归并,直至所有待排序记录都在一个有序序列为止
这个图很有概括性,来自维基
我们也可以用递归的思想,每次合并就是一次递归
首先,将一整个序列分成两个序列,两个会分成4个,这样分下去分到最小单位,然后开始合并
1 | void Merge(int arr[], int reg[], int start, int end) { |
过程解释都写在了注释里
归并排序的时间复杂度都是O(nlogn),并且适用于元素较多的时候排序
参考资料
- 1 《数据结构(C++版)》
- 2 维基百科